特等奖(5项) |
1 |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面向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工智能+”支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
张广渊、朱振方、张玉霞、付晨、李克峰、杨光、王 朋、王洪玲、王秀秀、赵 慧 |
2 |
航空学院 |
基于航空类专业国际标准的中外“共融共建共标”合作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
曾庆凯、王泽锋、马彧、高翔、薛爱军、边文超、臧磊、张树生、欧阳友明、阿杜平松 |
3 |
汽车工程学院 |
“产教融合-四精培养”共育汽车保险与理赔应用型人才 |
赵长利、李方媛、韩广德、班孝东、李景芝、吕鹏伟 |
4 |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于利民、孙洪源、高博、贾风光、宋磊、丁刚、潘义川、许娜、林海花、曹海霞 |
5 |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
物流专业生态体系建设与实践 |
陈建岭、孙学琴、桑惠云、魏新军、王宝义、何民爱 |
一等奖(10项) |
6 |
外国语学院 |
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ESP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模式探索 |
唐敬伟、管晓霞、李倩、苗玉娜、盖芳鹏、隋志娟、闫姿颖、黄玉倩 |
7 |
航海学院 |
面向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及学习平台研究 |
张强、李光正、吴恒涛、汪运涛、宋浩然、江娜、姜明旸、叶圣兵 |
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突出交通特色 讲好山东故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校本化地域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
张宝运、闫荣双、李洪华、范书林、郭德静、张育贤 |
9 |
轨道交通学院 |
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张立东、冯丽萍、李璐 |
10 |
汽车工程学院 |
基于成果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 |
曹凤萍、刁立福、于明进、班孝东、徐传燕、岳洪伟、王刚、李爱娟、吴芷红、王慧文 |
11 |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
物流"3+2"高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孙学琴、桑惠云、陈建岭、魏新军、王宝义、陈松岩、何民爱、孟祥茹、李海民 |
12 |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
强化内涵式发展的航海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刘刚、马强、徐海东、王明雨、刘新建、王连海、郭俊杰、张少君、王守宝、李家淦 |
13 |
科研处 |
工程教育背景下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王伟、原所佳、黄玉娟、孙海波、倪正银、邢育红、尹妍妍、李洪云、史昱、高曦光 |
14 |
轨道交通学院 |
基于轨道交通与自动化专业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张良智、张吉卫、刘建磊、王晓红、杨福广、高佳 |
15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OBE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基于课程、专业、双创能力视角 |
张雪军、马彩凤、尹义尚、刘江、张艳霞 |
二等奖(20项) |
16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山东省地方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报告 |
马彩凤、姜月运、尹义尚、孙烨、张艳霞、张德宝、徐伟、杨帅、陈宇康 |
17 |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
着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航海类学生专业素质的研究和实践 |
王连海、马强、胡海峰、刘新建、刘刚、李晓、苑仁民、侯甲彬、周兆欣、田海涛 |
18 |
工程机械学院 |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导的课程规范教学及课程深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
张洪丽、刘爱华、丁刚、刘子武、管志光、周淑霞、吴承格、张鹏、陈正洪 |
19 |
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
以区块链模式为目标,以专业基础课为核心,多维延展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
王琨、李明田、赵鹍鹏、杨洁、赵之仲、叶亚丽、王日升、徐向峰、赵海丽 |
20 |
理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王继燕、胡庆泉、沈玉凤、倪正银、高曦光、崔泽、 马昌红、杨尚阳、侯善芹、李琳 |
2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互联网+”时代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
郭继文、钟启春、闫荣双、万寅佳、鹿军、崔德华、齐亚红、王在传、姚珊珊 |
22 |
工程机械学院 |
教改项目驱动范式下的材料成型专业系统化建设研究 |
赵康培、李伟、何欢、吴承格、景艳、丁代存、房强汉、马爱芹、晏广华 |
23 |
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
执业资格制度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
于业栓、郑桂兰、菅秀文、邢德进、庞传琴、陈爱萍、周菊芳、代凤娟 |
24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普通本科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孙烨、马小南、周鲁柱、马媛媛、郭莹 |
25 |
航海学院 |
航海学核心专业课程“慕课+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
郭绍义、张树豪、魏恩平、乔文明、周连国、马建文 |
2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四个自信”——传统文化视角下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孙晓华、吴延芝、朱晓娟、李淑霞、周颜玲、亓秀梅、孙翠翠 |
27 |
理学院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孟艳双、曲庆国、于晋臣、陈凤欣、李洪华、胡雷 |
28 |
理学院 |
与时俱进:大学数学智慧教学新范式——基于慕课和“雨课堂” |
李文婧、黄玉娟、曹海军、张海燕、王海棠、王晓明、刘菲菲、廉立芳、金飞 |
29 |
理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MOOC的基础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孙振翠、原所佳、裴娟、张芹、原瑞花、孙海波、梁军、岳大光、高尚、王帅 |
30 |
国际教育学院 |
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商岳、刘春光、章小凤、胡延新、刘雪玲、吴媛媛、王晓晴、王靖雯、贺中辉、孟凡 |
31 |
航海学院 |
基于 IMO E-Learning 的航海类专业技能培训改革创新实践 |
王涛、张安西、 陈延才、姜国友 |
32 |
理学院 |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陈凤欣、史昱、于晋臣、孟艳双、杨万春、曲庆国、尹妍妍、唐龙业、李晓燕 |
33 |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
“物流优化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
刘华琼、张丽彩、白燕、孟祥茹、陈永祥、赵颖 |
3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庄仕文、孙晓华、胡晓丽、朱晓娟、张伟英 |
35 |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 |
付东华、纪英、张萌萌、陈海泳、曹莲英、马香娟、白翰、代洪娜、高超 |